高考最后两个月计划,高考还有最后的两个月大家都要卯住劲向前冲,距离终点就只有一点点了,那么高考最后两个月计划是怎样的呢?高考最后两个月能提多少分呢?
1、语文:
语文可以分为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病句标点这些基础题型以及 大小阅读语言运用以及作文的这种提升题型。 对于语文来说,基础题型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不断的整理和积 累,这种整理和积累需要你在日常的学习中做好一个好的语文 笔记。 大家可以对照自己的一轮书一遍一遍的筛查自己还没有完全掌 握的地方,然后进行二次三次的整理,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无数次的考试进行补充以及平时自己刷的错题也可以往上累加,日 积月累基础题型就会慢慢掌握。
我觉得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整理模板,然后不断的在上面积累 你的思路,然后针对各个题型,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第二个优秀的针对语文阅读的方法就是不断的阅读,就是阅课 后阅读散文小说之类的,提升你的语感,尤其这种方法对于主 旨探究题来说是最有用的,因为因为你通过阅读扩展了你的思 路,然后你懂得你懂得如何针对这些主旨探究题,就容易拿高 分。
对于语文作文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素材和名言方面的,然后一 种是那种比较小众的,如《菜根谭》、《治家格言》这些文学 气息比较重的小众的素材比较有用。 另一种就是一些可以应用在各种话题上的百用不烂的经典素 材,因为有很多话题你是无话可写的,这时候像《廉蔺列传》、《报任安书》、司马迁这些素材就可以不断的应用,以 不变应万变。
2、数学:
在高一高二的时候,认认不认真听课以及对待作业的一些⼀度 可以影响你的分数。 但是高三的时候通常大部分人的数学成绩会出现一个大的滑 坡,不管之前是不是经常考一百四一百三,高三的上半学期一 般都会降低了 20 分左右,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比较好的数学笔记 的积累,以及数学模板的一个创建。 现在大家大多处于数学的二轮复习,二轮复习主要是要针对导 数和解析几何以及部分的数列的难题。 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要把精力放在这些难点突破上,然后然后成 绩觉得比较居中的同学可以把基础知识类的笔记单独的整理在 一起,尽量把中等题都能做对做会。
我在整理数学笔记的时候通常是打开笔记本把正文的第一页的 右边向左折起两厘米之后再展开,或者是你直接买一个右边可 以在此记录的笔记本。(学姐亲笔示例) 然后你每次把你的错题剪切到笔记本上,整理一下正确的答 案。 我当时是每隔十天复习前十天的具体的错题,然后再这么一遍 又一遍的重复中把一些把一些中档题能够完全做对,我觉得能 把中档题做对数学成绩一般就能保证在一百二以上。 数学刷题我认为不是必须的,因为我整个高三基本上就没做过 一套完整的课外的题,基本上都是做老师发的题以及不断的进 行错题整理。我觉得你能把错题的研究会了,你的数学肯定会 提升很多的。
3、英语:
英语的重点是 3500 词的积累,如果能把 3500 词完全掌握了, 英语应该会提高很多,至少一百二一百三。 然后要用小本来记记英语笔记,并且最好能够方便自己复习的 记法,比如说你把中间分栏,左边是英语,右边是汉语,然后 方便自己遮盖不断的测验。 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记英语,然后坚持复习背诵。
4、理综:
大家都是高三下学期才算正经接触规范的理综试卷。 理综重点就是时间分配问题,选择提最好是不要超过 50 分钟, 然后做得比较慢的同学千万不要超过 55 分钟,一旦超过就立刻 放弃。 化学学题目最重要的是把每个条题目中每个信息都都能分析出 来,并且用到题目当中去。 生物题要严格依照课本进行答题,一般属于课本之外的都是你 回答错误的。 物理的题目实在不会的要及时放弃,因为理综时间通常就是消 耗在物理上面的。 刚才说的是理综答题时候的技巧。 对理综答题最重要的是你的选修题的 3 道 15 分(的题)一定要 拿到手。即使你放弃一个物理的大题,你也要把那把那 45 分拿 到手,那个基本上都是送分题。 说完理综的考试的技巧我再说一下理综在还有二轮复习中的复 习要点。
生物笔记到了高三就是记知识点,而且我在当时在记的时候就 是生物笔记中的每一个问题和答案分开写,不要把它们混在一 起,即使是一些填空题,你也把那个空给留出来,下面记答 案,这样你方便利用零碎时间盖答案,然后对自己重新测验, 不断的熟练不断的复习就是高分的技巧。 化学的笔记的整理与生物相似,但是化学的做题的过程中,你 会不断地学到新的知识,要注意把试卷上的知识搬到你的笔记 本中,然后方便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的时候集中复习。化学笔 记本通常比你的课本还重要,就是这个意思。 化学不稳定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基本上你化学考得越低, 哪一次偏低的时候,你要安慰自己是这是因为你又学到新的东 西了。高三时候不要怕低分,因为你的每一次低分都代表着 你,又学到更多新的东西来让你的高考分数更稳定。 高中三年不仅仅是学习备考的三年,而且是价值观人生观开始 走向成熟的三年。或许说埋头书本的三年看上去与外界断绝了 联系,但是在与书本与历史名人与你自己内心交流过程中,你 也在悄然地成长着,但这种成长需要领航。领航的就是你的梦想,所以要早早在心中埋下理想之火,然后 朝着这个理想大步前行。
我觉得对于大家剩下60 天来说也是这样的,你不要去想考后会 怎么样,你就是要做好自己,就是坚持你一贯的怎么学的角度,然后最后没有白出的力、一定会收获比较满意的成绩。
没有优势学科 我对于各个学科的⼀度就是没有优势学科。
因为如果你有哪个 是优势学科,就代表你必然有一科是弱势。有时候弱势学科在 高考中的冲击力远大于优势。 我是出身在一个理科实验班里,我们班上的同学有很多是高三 上半学期,突然拔节就是因为他们的数学理综成绩比其他的人 要好得很多,而且通常是他们就一下子就冒出在全市前十、全 区前十的梯队里。 但是真正到了高考的时候你再去看那些考的优秀同学仍然是当 初那些并没有当黑马的同学,然后还是老师同学们算认认可度 比较大的那些同学。 那些黑马之类的。他们的数学考一百四十七八,然后理综 290 几也都有。在全省都是前几名。但是但是因为偏科,语文考一百零几是英语考 120 几,对于分分必争的尖子行列的毁灭性是 非常大的,然后这是比较优秀的同学。 那么对于中档同学来说也是这样的,如果某科是劣势的话,就 一定会大大拉低你的高考优势。
所以对于各个学科来说,一定要一定要均衡用力,然后对于各 科室的作业⼀度要认真端正,你不能说你用了两个小时做一套 数学卷,放成一套英语卷,然后你就马马虎虎用半小时赶完了 或者别玩手机边做。
学会舍弃
用一句你们作文常用的开头,使你感到疲惫的不是走了多远, 而是脚下的一粒沙子。同样对于我们高考也是这样。 让我们心累的,其实并不只有学习,还有一些你不愿意为了学 习而放弃东西。但是我们还剩 60 多天了,比如说小说、游戏、 电视剧这些你很热爱的东西就可以放在一边了。就是要学会舍 弃。 放在你做做题里面也是这样:做题的话,遇到真的很难解决 的,就一定要抓紧时间放弃,尤其是理综,不要因此而耽误你 最后的成绩
保持自信
高中尤其是高三失败会很多,你每天几次的失败都有。 有时候那种灰扑扑的失落感可能会让你晚上买埋在被窝趴到凌 晨或者自己偷偷难过,然后周围的压力也可能把你压垮,但是 不要因为眼前的黑暗就全盘否定自己。 我当时我记得我高三(上)期末考试的时候数学是考了我们班 的倒数第一——才 118 左右。 但是你失败了你就往上赶,还有还有很多时间。 真的 60 天也完全有可能提高一个分数段,有时候你看到的就是 你所有的不完美拼凑起来的自己,但是你只有突破了这这一道 关之后才会有新的高度。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绝对不能自暴自弃,包括剩下 60 天,无论 你对高考后还是高考有什么感觉,你最重要的交易一直保持一 个稳定的心⼀,然后扎扎实实地复习。 最好是跟着老师来学,自己如果有什么思路的话可以多和老师交流,然后再判断这么学行不行。
利用点滴时间
一天中的零碎时间其实是很多的,都到你如果利用好了回头看 的时候会很吃惊,自己居然做成了这么多事。 我仔细梳理了一下,当时我零碎时间大概有: 早上我也站起来背诵,然后 15 分钟左右; 我们高中有跑操,然后我会在跑操前后集合的时候也会拿着本子来背一些东西。 抓紧回到教室也有 20 多分钟; 早上中午提前到学校十分钟; 这些加起来就将近有一个小时了,还不包括我正常下课的时 间。 那么用这一个小时我用来干什么,我觉得主要在以下几个方 面:
1、语文的古诗词的回顾背诵:
这个是属于高考语文的送分题,包括在作文素材中也可以用 到。
2、英语 3500 词:
用这些时零碎时间用来背英语单词 3500,一遍一遍的来。基本 上你 3500 背的熟,你分数想低也很难。所以学英语最重要的其 实就是下苦功背单词,背那些用法,然后记忆的内容用零碎时
间。
3、生物化学这两大科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在你熟练的时候体现不出它的价值,因为他就完全变 成了送分题。但是你一旦不熟练,别人都得分,你得不了就你 的分数就会变得很差,所以就用来背这些零碎的基础知识。 瀃瀆.知道吗,你们学姐插这条的时候眼睛都是亮晶晶的,想来这 种执念才是她力量的来源吧! 我看到了一个问题,问我生科不是坑吗?难道我对医学是真 爱? 我只想说就是生科确实是坑,但是我们是协和医学院,不是研 究生命科学的,主要是以后做临床上全中国最棒的大夫。谢 谢~
听课要集中精神
因为老师也在不断地跟着同学们一遍一遍的过这些高三的知识 点,每年都会有革新。老师上上课讲的很多零碎的东西你要抓 住整理下来。 集中精神,我的窍门就是盯着老师,虽然说有时候你可能会觉 得一点点尴尬,但是我基本上盯着老师就会特别提高效率,然后不容易走神。
最后,今天就暂时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填报志愿、高考、大学、专业等相关的信息,了解更多学习资讯,请关注学分网。祝你考上心仪的大学!
@xuefen.com.cn 2013-2022